三人行范文网
  • 老子里面的名言警句
  • 有关老子的名言警句
  • 老子的名言与警句
  • 老子名言警句及解释
  • 六年老子的名言名句
  • 老子感恩名言名句大全
  • 老子诚信的名言警句
  • 学过的老子名言
  • 关于老子的名言有哪些
  • 老子高考名言

老子或孔子的名言有哪些

  老子   道可道,非常道。     孔子   Ji所不欲,勿施于人

老子名言警句

  仁政、无为   《老子》之中的名言警句!!!   He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尺之台,起于垒土;千Li之行,始于足下"(《道德经》六十四章)。   "Zhi人者智,自知者明"(《道德经》三十San章)   "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"(《Dao德经》四十九章)   "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Qi细"(《道德经》六十三章

老子的名言有哪些? 40分

  都是名句——   《老子》八十一章     1.Dao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Shi。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   以观其妙。Chang有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Wei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   门。     2.Tian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;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Shan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   成,长短相形,高Xia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Wei之事,行不言之   教。万物作焉而不辞。Sheng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Ju,是以不去。     3.不尚贤, 使民不争。Bu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Min心不乱。   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Shi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、无欲,Shi夫智者   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Bu治。     4.道冲而用之,或不盈。渊兮似Wan物之宗。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湛兮似或   Cun。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     5.天Di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Gou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迭   乎?虚而Bu屈,动而愈出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     6.Gu神不死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,Yong之不勤。     7.天长地久。天地所以能Chang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Er   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Xie!故能成其私。     8.上善若水。Shui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於Dao。居善地,心善渊与   善仁,言善Xin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     9.Chi而盈之不如其己;揣而锐之不可长保;金玉满堂莫Zhi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   其咎。功遂身退,Tian之道。     10.载营魄抱一,Neng无离乎?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?涤除Xuan览,能无疵乎?爱国   治民,能无为乎?天Men开阖,能为雌乎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     11.San十幅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Yi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   Yi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Zhi以为用。     12.五色令人目盲,五Yin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Ren心发狂,难得之   货令人行妨。是Yi圣人,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     13.Chong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。De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  若惊。何谓贵大Huan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Wu无身,吾有何患。故贵   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Tian下。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     14.https://www.wenku1.net/list/小学六年级品微与社会教案辽师大版/Shi之不见名曰夷。听之不闻名曰希。抟之不得Ming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   而为一。Qi上不??,其下不昧,绳绳不可名,复归於无物。Shi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   象,是谓惚恍。Ying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以御Jin之有。能知古始,   是谓道纪。     15.Gu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唯不Ke识,故强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   川;犹兮Ruo畏四邻;俨兮其若容;涣兮若冰之将释;敦Zuo其若朴;旷兮其若谷;混   兮其若浊;澹兮Qi若海;??兮若无止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孰Neng安以动之徐生。保   此道者不欲盈。夫唯不Ying故能蔽而新成。     16.致虚Ji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各Fu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   复命;复命曰常,Zhi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Gong乃全,全乃   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Bu殆。     17.太上,下知有之。其Ci,亲而誉之。其次,畏之。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Yan,有   不信焉。悠兮其贵言,功成事Sui,百姓皆谓∶我自然。     18.大Dao废有仁义;慧智出有大伪;六亲不和有孝慈;国Jia昏乱有忠臣。     19.绝圣弃Zhi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Dao贼无有;此三者,   以为文不足。故令有所属,Jian素抱朴少私寡欲。     20.绝Xue无忧,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Ruo何?......余下全文>>

老子的名人名言是什么?

  1.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Ming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     2.天Xia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Shan已。     3.有无相生,难易相Cheng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Sui。恒也。

老子关于学习的名言有哪些?

  老子说的关于学习的名言有:   *   Bu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。   *   Zhi古之道以御今之有,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   *   Yan有宗,事有君。   *   吾言Shen易知,甚易行。   *   居善地,Xin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Shi。   *   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Sun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   *   Jue学无忧,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Xiang去若何?人之所畏。   *   知Bu知上,不知知病。   *   防民之口,甚Yu防川。   *   非学无以广才,Fei志无以成学。   *   不出户,Zhi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   *   Wei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Wu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   *   凡事豫则立,Bu豫则废。   *   读书百遍,其义自Xian。   *   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Wan古流。

老子的主张和主要思想是什么,他的名言警句有哪些

  在政治上,老子主张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Zai权术上,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。   以“道”Wei本的天道观  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,他Shuo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Wu”(《老子》四十二章),认为一切由道生Chu。关于道,《老子》有多种解释:其一,道的特Zheng是“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”。《老子》第二十一章Shuo: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,惚兮恍兮,其中You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”第十四章又说:“Wu状之状,无象之象,是谓惚恍。”其二,Dao是世界万物的本原。第二十五章说:“有物混成,Xian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Bu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”其三,道是无。Di四十章说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Zai这里生于“无”即是生于“道”,“道”Jiu是“无”。

老子有哪些名言?

  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”––––––Yi思是,可以说出的道理,不是永恒的道理;可Yi叫出的名称,不是永恒的名称。中国人的真理Zhi可意会不可言传,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。Zhe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。   2、“Zhi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,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Da于欲得”––––––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Yu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,倘若象小Nong社会“小富即安”,满足于“三分地,一头Niu,老婆孩子热炕头”,进取精神没了,那Me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。   3、“Jin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Gong成身退,天之道”“良贾深藏若虚,君Zi盛德容貌若愚”––––––––在人治社Hui,人权、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,灾祸Bu期而至,所以,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,功成身退。   4、“Fu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–––––它一Fang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,另一方面不争小利Er得大便宜,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。   5、“Xuan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–––––––中Guo的学问多是“玄学”,不是科学。   6、“Zhi其雄,守其雌;知其白,守其黑;知其荣,守其辱”–––––Ci话意即:知道雄大的一面,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Mian;知道光彩的一面,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;知道Rong耀的一面,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。中国Ren以柔克刚,太富有计谋了。   7、“Da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Hua”––––––人治社会,注定了人际Guan系复杂,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。   8、“Wo有三宝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Tian下先”––––––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,为了Bao护自己,不为天下先,可以理解;但在Xian代文明社会,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Xian的勇气。   9、“知我者希,则Wo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”–––––––老Zi此话的意思是,了解我的人太少了,能Xiao法我的人更难遇到。因此,圣人往往是穿Zhuo粗衣,却怀揣着美玉,有货不能为人所识。的Que,老子提出以柔克刚、无为而治,很少有人能Li解,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、市场经济De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Min休息政策的依据。   10、“Cuo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”–––––––Yi即挫掉锐气,超脱纠纷,含敛光耀,混同尘俗。Hun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、个性、Ling角和创造性全要磨灭、消解。   11、“Yi智治国,国之贼;不https://www.wenku1.net/list/中班健康爱干净教案/以智治国,国之福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人有点小聪明,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Lao百姓,何知摒弃个人智能,发挥法治、市场的Zuo用?   12、“欲上民,必以言Xia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”––––––––Yi思是,要统治人民,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De谦虚;要领导人民,就必须将自己的利Yi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。可见,封建统治者总Shi在利用人民、欺骗人民。   13、“Shi之所处,荆棘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乃战争之国,伏尸千里,流血成河,成为每一Chao代兴起、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。中国人几Qian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,这是我们De智力的缺陷。   14、“Bing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Tian淡为上”–––––––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,“Qiang杆子里出政权”,而不是“选票箱里出政权”。You了枪杆子,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,恬淡Wei上,因为没有法制约束。   15、“Wo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Fu,我无欲而民自朴”––––––此类似Yu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很少有人能理解,历代Tong治者只知扰民,只知私欲膨胀,老百姓怎么能富Yu、朴素呢?   16、“Wei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–––––––中国Ren于琐事有......余下全文>>

国学经典名句老子,老子名言有哪些名句

  1、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   2、Yi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。   3、静胜躁,寒胜Re。清静为天下正。   4、上善若水。水善利Wan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   5、Yi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吾何以Zhi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;人多利Qi,国家滋昏;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Zei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 ;Wo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Yu,而民自朴。”   6、居善地,心善渊,Yu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Zheng,故无尤。   7、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Xin为心。   8、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Tian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

小学六年级必知的老子名言有哪些

  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”––––––Yi思是,可以说出的道理,不是永恒的道理;可Yi叫出的名称,不是永恒的名称.中国人的真理Zhi可意会不可言传,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.Zhe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.   2、“知足Bu辱,知止不殆”,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Yu得”––––––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De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,倘若象小农社Hui“小富即安”,满足于“三分地,一头牛,Lao婆孩子热炕头”,进取精神没了,那么民Zu的前景也就堪忧了.   3、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Shou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.功成身退,天之Dao”“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容貌若愚”––––––––Zai人治社会,人权、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,Zai祸不期而至,所以,智者劝戒世人韬光Yang晦,功成身退.   4、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Yu之争”–––––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Zheng心理,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,表现了国Ren的狡猾谋略.   5、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的学问多是“玄学”,不是科学.   6、“Zhi其雄,守其雌;知其白,守其黑;知其荣,守Qi辱”–––––此话意即:知道雄大的一面,但自Ji谨守雌弱的一面;知道光彩的一面,但自己安于An昧的一面;知道荣耀的一面,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Mian.中国人以柔克刚,太富有计谋了.   7、“Da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”––––––Ren治社会,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,注定了修Shen处世学问深厚.   8、“我有三宝,Chi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”––––––Ren治社会一切无保障,为了保护自己,不为天下先,Ke以理解;但在现代文明社会,中国人就应当有敢Wei天下先的勇气.   9、“知我者希,Ze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”–––––––Lao子此话的意思是,了解我的人太少了,能效法我De人更难遇到.因此,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,却Huai揣着美玉,有货不能为人所识.的确,Lao子提出以柔克刚、无为而治,很少有人能Li解,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、市场经济的无为Er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Yi据.   10、“挫其锐,解其纷,和Qi光,同其尘”–––––––意即挫掉Rui气,超脱纠纷,含敛光耀,混同尘俗.Hun昏噩噩的中国社会把人的生气、个性、菱角和Chuang造性全要磨灭、消解.   11、“以智治国,Guo之贼;不以智治国,国之福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人有点小聪明,于是统治者竭尽心智折腾老百姓,He知摒弃个人智能,发挥法治、市场的作用?   12、“Yu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”––––––––Yi思是,要统治人民,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Qian虚;要领导人民,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De利益之后.可见,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Ren民、欺骗人民.   13、“师之所处,荆Ji生焉;大军过后,必有凶年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乃战争之国,伏尸千里,流血成河,成为Mei一朝代兴起、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.中国Ren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,Zhe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.   14、“兵者不祥之Qi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为上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历来兵权最重要,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,而不Shi“选票箱里出政权”.有了枪杆子,统Zhi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,恬淡为上,因为没You法制约束.   15、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Jing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Pu”––––––此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可惜Hen少有人能理解,历代统治者只知扰民,只知Si欲膨胀,老百姓怎么能富裕、朴素呢?   16、“Wei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–––––––Zhong国人于琐事有防患于未然的本领,但于防止Zheng治侵害、腐败,保护自己的人权方面却没有这样De智慧.   17、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–––––––Yi思是,治理大国的道理,与炸一......

老子的名言

  ??1.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Wu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   2.天Xia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Shan已。   3.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Chang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Heng也。   4.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Zhi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是以圣Ren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Chang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Ze无不治。   5.天地不仁,以万物Wei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   6.多Yan数穷,不如守中。   7.谷神不死,Shi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Ruo存,用之不勤。   8.天长地久。天Di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Sheng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Wu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   9.上善若水。Shui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   10.Ju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Shan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   11.Chi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Yu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遂身退,Tian之道也。   12.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Wu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Hu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Wei利,无之以为用。   13.五色令人Mu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Zuo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Shi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   14.Chong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   15.太上,不知You之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Xin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   16.大Dao废,有仁义;智慧出,有大伪;六亲不He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   17.Jue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Qiao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以为文,不足。Gu令有所属: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You。   18.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   19.Su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   20.Qu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Duo,多则惑。   21.是以圣人抱Yi为天下式。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Zhang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Gu天下莫能与之争。   22.希言自然。故Piao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   23.Qi者不立;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;自是者不彰;自Fa者无功;自矜者不长。   24.有物混成,Xian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https://www.wenku1.net/list/小班数学大的小的/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Dai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Qiang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   25.Gu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Er人居其一焉。   26.人法地,地法Tian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   27.Zhong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。   28.Wu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   29.Fu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   30.Ji事尚左,凶事尚右。偏将军居左,上将军居右,Yan以丧礼处之。杀人之众,以悲哀泣之,战胜以Sang礼处之。   31.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Min莫之令而自均。   32.始制有Ming,名亦既有,夫亦将知止,知止可以不殆。   33.Pi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   34.Zhi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Zhi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Wang者寿。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   35.Jiang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Fei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Wei微明。   36.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Tuo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   37.道Chang无为而无不为。   38.上德不De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Wei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Shang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Ze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Ren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   39.夫礼者,忠Xin之薄,而乱之首。   40.昔之得一Zhe: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;神得一以灵;Gu得一以生;侯得一以为天下正。   41.天Xia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   42.上士闻Dao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Dao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Dao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□;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Zu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;大白若辱;大方无隅;Da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   43.Dao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Bao阳,冲气以为和。   44.人之所恶,Wei孤、寡、不谷,而王公以为称。   45.Ren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强梁者不得其死,吾将以Wei教父。   46.天下之至柔,驰骋Tian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You益。   47.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Tian下希及之。   48.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Shu多?得与亡孰病?   49.甚爱必大费;多Cang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   50.Da成若缺,其用不弊。大盈若冲,其用不穷。大Zhi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   51.Jing胜躁,寒胜热。清静为天下正。   52.Tian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。天下无道,戎马Sheng于郊。   53.祸莫大于不知足;Jiu莫大于欲得。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   54.Bu出户,知天下;不窥牖,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Qi知弥少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明,不Wei而成。   55.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Sun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   56.无为而Wu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Yi取天下。   57.圣人常无心,以Bai姓心为心。   58.善者,吾善之;Bu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信之;不Xin者,吾亦信之;德信。   59.出生Ru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Ren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   60.道Sheng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Dao而贵德。   61.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Zhi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育Zhi;成之熟之;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Chang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   62.修之于身,Qi德乃真;修之于家,其德乃馀;修之于乡,Qi德乃长;修之于邦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Xia,其德乃普。故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Yi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吾何以知天下Ran哉?以此。   63.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   64.Cuo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,是谓“玄同”。Gu不可得而亲,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Bu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贵,不可得而贱。故为Tian下贵。   65.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Wu事取天下。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天下多忌讳,Er民弥贫;人多利器,国家滋昏;人多伎Qiao,奇物滋起;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。故圣人云:“Wo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Min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   66.Qi政闷闷,其民淳淳;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是以圣Ren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。   67.Huo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孰知其极?其无正Ye。正复为奇,善复为妖。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   68.Zhi人事天,莫若啬。   69.治大国,若烹Xiao鲜。   70.大邦者下流,天下Zhi牝,天下之交也。牝常以静胜牡,以静为Xia。故大邦以下小邦,则取小邦;小邦以下大邦,则Qu大邦。故或下以取,或下而取。大邦不Guo欲兼畜人,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夫两者各得Suo欲,大者宜为下。   71.为无Wei,事无事,味无味。   72.图难于其Yi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Xia大事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Gu能成其大。   73.夫轻诺必寡信,Duo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   74.He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Xing,始于足下。   75.民之从事,常于Ji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   76.Gu之善为道者,非以明民,将以愚之。民Zhi难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国,国之贼;Bu以智治国,国之福。   77.江海Zhi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为Bai谷王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Yu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,Chu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。以Qi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   78.Wo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San曰不敢为天下先。   79.慈故能勇;俭Gu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今舍慈Qie勇;舍俭且广;舍后且先;死矣!夫慈以Zhan则胜,以守则固。天将救之,以慈卫之。   80.Shan为士者,不武;善战者,不怒;善胜敌者,不Yu;善用人者,为之下。是谓不争之德,是谓用人Zhi力,是谓配天古之极。   81.祸Mo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故抗兵相若,哀Zhe胜矣。   82.吾言甚易知,甚Yi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   83.Yan有宗,事有君。夫唯无知,是以不我知。   84.Zhi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Qi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   85.Min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   86.无狎其Suo居,无厌其所生。夫唯不厌,是以不厌。Shi以圣人自知不自见;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Ci。   87.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此Liang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   88.Tian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   89.民不畏Si,奈何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Qi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   90.Min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Zhi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Qiu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Yu贵生。   91.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Ye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Si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Zhe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   92.天之Dao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Zuo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馀而补不Zu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馀。孰能有馀以Feng天下,https://www.wenku1.net/list/大班区角观察记录表演/唯有道者。   93.是以圣人为而Bu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。   94.Tian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Yi其无以易之。   95.弱之胜强,Rou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   96.He大怨,必有馀怨;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   97.Xiao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Bu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Shi民复结绳而用之。   98.甘其食,Mei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Min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   99.信言不美,Mei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Bo者不知。   100.天之道,利而不害;Sheng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
冀ICP备13008870 站点地图